1、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。
2、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3、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,一至三点为丑时,三至五点为寅时,依次递推。
4、【子时】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
5、(23时至01时)。
6、【丑时】鸡鸣,又名荒鸡: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
7、(01时至03时)。
8、【寅时】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: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
9、(03时至05时)。
10、【卯时】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晓、旭日等: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。
11、(05时至07时)。
12、【辰时】食时,又名早食等:古人“朝食”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,(07时至09时)。
13、【巳时】隅中,又名日禺等: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。
14、(09 时至11时)。
15、【午时】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11时至13时)。
16、【未时】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:太阳偏西为日昳。
17、(13时至15时)。
18、【申时】晡时,又名日铺、夕食等:(15时至17时)。
19、【酉时】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沉、傍晚: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。
20、(17时至19时)。
21、【戌时】黄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:此时太阳已落山,天将黑未黑。
22、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。
23、(19时至21时)。
24、【亥时】人定,又名定昏等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已经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。
25、人定也就是人静。
26、(21时至23时)。
27、扩展资料:中国古代,人们用“铜壶滴漏”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,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。
28、每一时辰的前一小时为初,后一小时为正。
29、比如7时叫辰初,8时叫辰正,9时叫巳初,10时叫巳正。
30、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,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。
31、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,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。
32、旧小说有"午时三刻开斩"之说,“午时三刻”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分12秒。
33、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、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、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、独创于世的。
34、生活之美,被古人融入十二时辰点点滴滴。
35、吃货的十二时辰,北京十二时辰,杭州十二时辰、晋江十二时辰,珠海十二时辰,大理十二时辰。
36、日晷仪也称日晷,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,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,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,是中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。
37、但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,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“汉书·律历志·制汉历”一节: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“乃定东西,主晷仪,下刻漏”,而“汉书·艺文志”中列有晷书34卷,但仅存书名,而无内容。
38、中国古代的计时器:圭表、日晷、漏壶、浑天仪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时辰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X 关闭